查看原文
其他

全家六口就剩我是阴性了,我感到很困惑【上海日记4月7日】

余亮 壹寸灰 2022-04-21

昨天第3轮核酸测试,只有我的结果今天中午出来了,痛痛快快一个“阴性”,其他人都是“待上传状态”,我心里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。下午收到疾控电话,确认最新一轮检测结果全家只有我是阴性。

当然如果现在再测,说不定我也阳了,但我现在除了爱写日记,其他什么症状也没有。我感到困惑、愧疚,我到底做了什么对不起病毒的事情?为什么全家只有我还是阴的?

家里形势一下逆转了,其他人都已经变成“阳人”,只有我还是正常的,那就显得我不正常了,对吧?阳性的家人们立刻钻进房间隔离了,把干了一半的家务活都扔给我。我觉得这样也是很不科学的,既然只有我一个阴性,那应该是我被隔离,而他们在其他房间自由共存,对吧?

我来复盘一下:

4月1日,浦西封城第1天,做第一轮核酸。

4月2日,老人出现发冷、呕吐现象,以为是心血管问题复发。

4月3日,出核酸结果,全家阴性,当天晚上全家抗原测试出现了老人阳性,向居委报告。

4月4日,凌晨小宝开始发烧、呕吐,中午大白上门做全第二轮核酸。

4月5日,疾控中心通知两位老人核酸阳性,其他人阴性。晚上再做抗原测试,大宝阳性,开始发低烧。向居委报告。

4月6日,早上小宝已经退烧,基本恢复状态。中午第三轮上门核酸,宝妈开始咳嗽。

4月7日,核酸结果显示除了我全都阳了。尤其小宝,病情最严重的4日测试结果是阴性,昨天状态恢复了,却测出阳性。当然我怀疑是4日测的不准确,因为小宝极其抗拒捅喉咙。

下午疾控中心的女士给我打电话做流调,问我们怎么感染的,然后放弃了,鬼知道怎么感染的。她和我一起吐槽奥密克戎太迅捷。我说如果我是上海市领导,现在头皮都炸了,看我们好端端一个五好家庭,之前一个阳性没有,现在成五羊家庭了。每天这么多新增,全市人民真的是硬着头皮在打这场仗。

不过注意,我们家这几位阳人的健康码都还是绿的。上海有关方面似乎从没有解释过这个问题,真是匪夷所思。

今天看到一张图,很好的归纳出我昨天讲的小区故事(《有阳性居民按照朱医生的建议拒绝去方舱,然而……》)的主旨。

 

家里身体不好的老人,儿女真不愿意送到条件很差的方舱去,而且经常是深夜,一路颠簸容易发病。但是看到邻居家阳性老人居家隔离,又可能会投诉。

这就是人性,因势而变,不要轻易说什么普世价值,嘴巴里的人性和现实的人性那是两回事。

我家老人接到阳性通知后,到现在已经在家呆了60个小时。其实昨天(6日)晚上,我拒绝了一次疾控中心的隔离安排。情况是这样:

6日晚上九点半,宝妈正在四处打听求助老人隔离会送去哪里,可别送到下面这种方舱去。


这时候老人接到电话,说大巴车会在夜里十一、二点到小区门口来接人隔离,需要自己走出小区。此时距离收到阳性通知已经过去了34个小时,但这个时候老人在腹泻。

我没想到会这么晚转移,而两位老人都有心血管基础疾病。老人本来已经躺下,现在起来准备出发,一边喃喃自问路上要是腹泻怎么办。我很不好受,想了一下,按照来电的号码打回去,是本镇的卫生中心。我和他们说:怎么会这么晚?要运到哪里?对方说不知道。我说了老人的身体状况,尤其现在在腹泻。我说我们很愿意配合隔离,但是今晚这个身体状况不合适。

对方说,上次调查你们没说有这类疾病的,如果老人有这些病,可能就不适合去那个地方了。看来他心里知道要去什么地方,而且是不适合老人的地方。

我说上次来电只是匆匆忙忙通知一下,没来得及说什么,那我现在和你说这个局面,今晚没办法运出去,至少等到明天情况好了再说。你说那地方不合适老人,那就重新安排。

对方有点犹豫,说只能报告一下领导,让我半小时后联系。半小时后我电话过去,对方说,给领导和你们居委会都说过,但是等下怎么做,你和居委会商量。嗯嗯,太极拳开始了。我没有怪他的意思,因为他这样的执行人员不能把话说太死。我问是不是明天重新安排,他说车不是他们定的,他只能和自己的上级汇报一下。我说可以,你就做你能做的事,居委会那边我也去打招呼。

我给居委会打电话,他们确实知道要转运了,我又说了老人情况。对方也犹豫了,一方面说这个转运不是居委能决定的,一方面说阳性要是继续留在家里也不好,可能都会感染。话题开始绕来绕去。

我知道,这种不同部门协同行动,之间一定会有一些相互推诿,没有明确权限,也不敢做主。我不怪他们,今天去批判他们,可一旦自己在这个岗位上指不定也会是这样。

这个时候我要做的不是抱怨,而是理解对方,并且替对方做决定。于是我大概说了这么一通话:

我是小区的志愿者,也很愿意配合各方面工作,我知道小区里有一户阳性的人在任何条件下都坚决不去隔离,但我们是愿意去隔离的,只是今夜这个腹泻状况确实不合适,不只是对我们不合适,这对整个大巴车上的人,对你们的工作都不合适,要是出了事情,那就是大麻烦。我知道有些事情你们决定不了,那么反正我和你们还有卫生中心两边都说过了,到时候如果发生踢皮球的情况,如果老人出了问题,我这里电话都有录音。

电话对面,有旁边的人问我的名字,好像知道我是志愿者,然后对方说知道我家的情况了。我心里有数了,这时候不必要求他们一定要说出来一个准确的回答,就互相客气鼓励,挂了电话。

老人还坐在那里等着,准备出发。我和老人说,你们先赶紧休息,今晚应该不会去。想了一下,我又让老人把手机关机。对方如果打不通电话,就会打我电话,我来和他们沟通。

老人休息了。我不知道今晚会是什么后果,心神不宁,不知道自己做对了没有。

日记写到凌晨一点钟,没有来电话,也没有居委会来催,所以大巴应该是不会来了,但是明天呢,如果还是半夜,如果老人腹泻还没有好呢?要顾全国家防疫大局,但是看见亲人身体的无助状况,怎么能不去争取一下?我把这个事情如实描述出来,对错与否,请大家批评。

今天华师的Q老师给我发来一个信息,显示3月份出台的方舱管理规定,方舱主要是收治60岁以下没有基础疾病和突发疾病的人。他家老人在发烧,还动过大手术,腿又不好,怎么敢单独送出去?

我明白,规定说“主要”收60岁以下的,没说非常时期就不能收70岁以上的。大方针已经定了,应收尽收,但是具体到操作层面又有很多现实约束条件和弹性空间。人都有衰微老父母,有关人员在规定和体谅之间也在摇摆,算是正常的人性温度。

小共存大清零,再说一次,居家隔离只是迫不得已的权益之计。这种隔离标准严格不起来的。比如卫生间混用的话,每一次用完都要消毒,你有这个耐心吗?送餐碗筷要区分清楚,但总有走眼混了碗筷的时候,烦不烦人?家务多了一圈,哪里忙得过来。昨天晚上我已经感觉到全家差不多都阳了。

好在家人新冠症状不算严重,小宝的高烧昨天也退了。

今天有朋友身体出了严重状况要去急诊,先问居委会,居委会啥也不知道,他直接打120。120来了,说按流程是居委会要帮你开一个出去的证明,并且联系医院。他再去找居委会,居委会现场开了一个出门证,然后120就带着他在街上转。

医疗资源挤兑,120不敢保证哪家医院会接收他,这时候全看运气,看哪家医院心软把你收下来,据说有的人乘120在街上转了8个钟头,他还好,转了一个钟头,找到一家医院接收。但是各种检查项目都没有资源,只能做一个CT。他说现在120车的数量并不少,但是因为在路上转悠时间太多,反而让120资源紧张了。好在120转多久都不收费,算是保底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了。

居委会不知道规定,因为规定写在纸上没用,人记不住那么多规定。必须要做在系统里,比如OA系统自动执行才行。但是居委会和社区显然没有这样的系统。

因为核酸检测,多个人给我打电话,有的来问我宝妈的情况,有的来问我大宝的状况,但还没有人来问小宝的状况。如果数据自动化,系统会知道这几个人是一家人,可以安排一个疾控人员来问,尽量安排到一处地方隔离,但这个数据化建设是比较难的。我估计现在主要都是靠电话调度和会议指示。市委开电视会议,对各个区说你要做这个,你要做那个。但怎么操作呢?只能看各区实力了。

不少网友分享了他们的困难经历,不仅缺蔬菜,其他物资也困难。看来此前低调下去的团购业又要大发展了,居民到处团食物。团购不那么依赖线上,反而依赖团长的线下社交能力。围绕团购,各种市民社会的“人间喜剧”又上演了,比如有人因为自己推荐的团购没被采纳,就投诉到物业说团购危险,让大家都别想团。

到处运力不够,市委的发布会说在搭建供应体系,那么原来的市场物流快递体系为什么不能发挥更多作用呢?堵点在哪里?今天有人给我闪送了连花清瘟,闪送居然还在接单。

居然还有推销电话,问我要不要买花桥的房子。一瞬间我很同情对方,这个时间还在徒劳地营业。我说:你能不能给我推荐哪里能买到蔬菜?对方憋不住笑起来。

今天供应全家晚饭,下面条、炒菜全部忘了放盐,也算健康饮食了。还做了粗犷的包子。

 


全部日记:

封城日记4月1日:“不是每条狗都可以在家拉屎”

封城日记4月2日:沪吹和感染人数双双反弹

两个刷屏电话录音背后的故事【封城日记4月3日】

什么是中国的基本逻辑【封城日记4月4日】

奥密克戎对我们家的“时间差攻击”【封城日记4月5日】

有阳性居民按照朱医生的建议拒绝去方舱,然而……【封城日记4月6日】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